半月谈丨长城“守夜人”,此生许长城

半月谈记者 马思嘉 冯开华

在位于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博物馆旁的一间工作室里,长城保护员李世翔向半月谈记者展示了一幅特殊的电子地图。地图上密密麻麻标记了近一万个点位,都是李世翔用双脚丈量过的长城遗迹。这些遗迹中有不少长期埋没于荒野而无人知晓,因为李世翔的到达才被世人所知。

10多年来,为了追寻长城遗迹,李世翔跋涉30万公里,攒下10多万张照片和数不清的笔记。如今,他已成为世上最了解长城的人之一。

护我巍巍长城

2023年冬天,李世翔开着一辆修修补补的二手车,前往位于甘肃张掖的八卦营城址。这座占地42万平方米的古城,因汉初名将霍去病在此布八卦阵击退匈奴而得名。

苍山负雪,天色渐暗。李世翔裹着军大衣夜宿长城遗址。极目远眺,远处是祁连山脉,近处是山丹军马场。在八卦营城址旁的山梁上,汉军将士的坟冢在呼啸寒风中更显苍凉悲壮。

“年轻的戍边将士带着赴死的心情奔赴边疆,与长城一起守护着中华文明。生在繁盛时代的我们,又怎么能不保护传承好?”李世翔对半月谈记者说。

李世翔家住宁夏海原县。小时候,他生活在县里西安州古城旁,最大的乐趣便是和小伙伴一起爬古城墙、捡古钱币和瓷器碎片。长大后,他在乡村经常能看到散落的古城和烽火台遗址。寻找古长城遗迹的念头,开始在他心中萌发。

李世翔带着孩子在宁夏海原县关桥城址考察 唐如峰 摄

宁夏被称为“长城博物馆”,境内分布着秦、宋、明等多个时期的长城遗迹。2006年,李世翔开始系统地研究、寻访长城。他发现,一些隐匿在大山里的长城,在地图上并未记载。李世翔先根据古籍和相关文献,确定长城可能存在的范围和走向,再在卫星地图上搜索,若发现可能存在长城的地方,就带上笔、本子、卷尺和干粮开车前往,徒步进山寻找。

“西北的长城点位,你想看哪一个,我都能带你去。”李世翔说,一年里,自己有200多天都在野外“跑长城”。回来后,再根据照片和文字记录绘制长城分布图,结合《边政考》《汉书》等古籍验证实地考察结果,常常彻夜无休。

车子陷入冰窟、高处坠落摔断眉骨、野外面对狼群……寻访长城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对李世翔来说如同“家常便饭”。2016年,李世翔被正式聘为长城保护员。“长城保护员的身份证明,是我工作的底气。”他说。

最让李世翔难过的,是曾经还存在的长城遗迹,因人为破坏而彻底消失。为了守护长城遗址,他阻拦过从长城取土回家垫羊圈的农民,制止过攀爬烽火台的游客,举报过大搞建筑而破坏长城遗迹的企业。“我总担心自己跟不上长城消失的速度。希望能用文字、图片将它们记录下来。”李世翔说,“长城守护着我,我守护着长城。”

真正热爱的事

李世翔在海原县经营着一家打印店。可自从专注长城遗址保护后,生意反而成了副业。“老板经常出去跑长城,几个月不回来。一旦回来了,就让我们打印长城的资料和地图。生意不好时,别的老板都出去跑合作,他却不放在心上,我们都替他着急。”店员丁淑燕说。

老板放着钱不赚,天天去野外,这让店员们很“无奈”。可看到老板朋友圈里苍凉壮阔的长城图片时,大家又渐渐理解——“这是老板真正热爱的事”。

从本可“住楼房、开好车”的老板,到每天酸菜配挂面、风餐露宿的长城保护员,李世翔未曾有半分后悔,反而感到充实快乐。为了长城,他变成“极简主义者”。

在野外寻访长城时,李世翔一天只吃一顿油饼或泡面,大部分时间睡在车上。工作室里,堆满文物的木架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仅剩的一片小角落里,摆放着他的单人床和全部生活用具。李世翔也不添置衣物,那件印着“长城保护员”字迹的蓝色工作服,常年“驻扎”在他的身上。

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李世翔对长城的深情。“关你什么事?”“你算老几?” ……当李世翔履行长城保护员的职责时,诘问与质疑常常随之而来。“人生在世,应该做些对后世有意义的事。”李世翔说。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长城保护宣传力度加大,理解他的人越来越多。2022年,海原县为李世翔在县博物馆旁开辟了工作室。从此,他吃住在这里,深夜挑灯记录巡查发现的新遗迹。

总该有故事让后人看

工作室是李世翔的“精神宇宙”。秦砖汉瓦、长城夯筑工具、箭矢、铁炮等500多件文物把工作室的墙面填得满满当当。这些“宝贝”都是他10余年来在长城脚下捡拾、自费从民间收购来的。在收藏文物的人眼里,这些东西不值钱。可在李世翔眼中,它们却是“千金不换”。

为了更好地了解、记录、科普长城,专科毕业的李世翔认真自学,十几年下来,他已能读懂艰深晦涩的古籍文字,还掌握了写作、拍照、绘图、做视频、做木工、操控无人机等技能。

李世翔向半月谈记者展示自己手工制作的烽火台模型,连马厩、软梯都精细还原出来。工作室的墙上,始终挂着一幅他根据考察资料持续完善的长城分布地图。

每次有参观的孩子来工作室,李世翔都会给他们一把糖果,指着自己收集的物件和自绘的地图,向孩子们讲述长城的历史。“今后,我要把这些东西都捐给博物馆,它们将成为历史的见证。”李世翔说,“我想让更多人了解长城、热爱长城、保护长城。”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李世翔被海原县聘为“顾问”,帮助发现更多文物。“这些年,他对海原县文物保护事业的贡献太大了。从某些方面讲,比我们文管所的工作做得都要好。”海原县文管所所长马建东说。

凭着10余年的积累,李世翔基本弄清了西北的明长城走向。今年,他计划弄清秦长城起首点和准确路线。李世翔说:“虽然书上说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但我在临洮西面又发现了较为集中的长城遗迹,今年一定要把这一带调查清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