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为什么都爱去吉林?

或许你没到过吉林的延吉,但常刷抖音和小红书的朋友一定或多或少听过延吉的“网红墙”,每天都有大批年轻人来此打卡拍照,若想要抢到好机位,还得提前来占地方。这道“网红墙”,也是如今吉林旅游的一个缩影。从爆火的商旅综合体长春“这有山”到延吉“网红墙”,越来越多的新兴打卡地正在诞生,吸引游客不断奔赴吉林。而这背后,是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多年来厚积薄发的推动,成就了如今的“网红”吉林。

“网红”吉林,火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当来自北京的小李第一次踏入长春“这有山”时,眼前的景象便出乎他的意料。偌大的室内坐落着一座山城古镇,入口处有人弹唱,吸引不少来访者驻足,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自然隔绝出一片闲适的小世界。室内设计更是岑峦叠嶂,移步换景,处处皆是惊喜。鳞次栉比的各色店铺抛却了商场标准化的空间排布,常见的品牌也鲜少出没,取而代之的是各色潮流店。建筑设计与运营相应和,这正是长春一大“网红”地标。

此前,小李了解的吉林文旅只有滑雪、雾松和长白山,没想到的是,甫一来便被这座文旅地标打破了过去的固有印象。来这打卡的年轻人络绎不绝,比起普通消费者,用“游客”来定义他们恐怕更加合适。今年清明期间,“这有山”晒出亮眼成绩单——日均客流量达到4万以上,同比增长10%。

除了“这有山”,长春市动植物公园“雪饼猴”也风靡网络。动物园是许多城市的标配,而长春市动植物公园却玩出了花样。凭借一位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嘴碎”孙悟空,目前在抖音平台上的相关话题播放量已超过26.4亿次。大量游客纷至沓来,只为现场体验一把“投喂”的快乐。

据介绍,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拥有86版《西游记》授权的沉浸式主题夜游活动,借力西游记IP,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成功破圈。近日,大唐不夜城的“李白”奔赴长春,与“雪饼猴”一同作为西安和长春这两座城市的代表互相交换,实现两个省份文化的互融碰撞。

随着五一来临,长春在假期前夕掏出了“家底”,在2023年发布的100个网红打卡地基础上,新推出20个打卡地,涵盖天定山文旅小镇、莲花山巴图鲁乐园、莲秀峰森林公园等,同时上线“长春网红打卡地电子地图”,相关评价、攻略一目了然。

而在距离长春400公里外的延吉,中国朝鲜族民俗园里,挤满了前来打卡拍照的朝鲜族“公主”。在这个充满了朝鲜族风情的景区里,旅拍产业已然成为了当地文旅的金字招牌,即便是工作日的早晨,景区里也是人山人海,甚至有千里迢迢专程从北京赶来的游客。

为运营好旅拍产业,景区展开了严格管理。一方面引进云南专业的化妆团队,并将传统的朝鲜族服饰进行科学改良,让其更符合现代人审美,也更便于穿着;另一方面出售摄影票,方便摄影师出入园区的同时,景区可凭借门票对摄影师进行规范管理,真正将拍照做成了一门文化。

与此同时,延吉“网红墙”也是喜爱出游打卡的人们的心头好。临街的大楼挂满各式招牌,天色渐晚,便是“奇迹”发生的时刻,数不清的招牌一同将生活气息点亮,交织成游客相机中灯火辉煌的背景。小李沿着路看到,傍晚时分太阳尚未落山,便已有大量年轻游客在路边等候拍照。据了解,其中很多游客都是附近大学的学生。

吉林“听劝”,扎实应对流量考验

眼下,年轻游客群体已与网红城市成为相辅相成的一部分。据携程数据,以大学生为代表的“00后”年轻游客成为旅游市场生力军,从淄博到哈尔滨再到延吉,网红旅游城市少不了大学生群体的身影。今年五一假期,“00后”大学生群体依然活跃,“00后”出游订单占比达到31%,同比增长20%。

梳理吉林的网红打卡地后不难发现,这些颇受年轻游客欢迎的,多为互动性、娱乐性较强的项目。正如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指出,当前旅游需求逻辑和旅游营销逻辑都在变化。如果说目的地以前的旅游营销主要是一种“自塑”,那么现在则需要借助“他塑”,即由网络、网民、游客来描述目的地是什么样的。在这个过程中,目的地品牌的IP化、社群化变得越来越重要,线上线下的结合和互动变得越来越重要,娱乐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此背景下,吉林省挖掘网红文旅经济,也在不断向新趋势靠拢。例如吉林省文旅厅去年11月印发的《加大文旅消费十八条措施》中,明确提及要打造文旅消费新空间,提升一批旅游休闲街区,推出一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打造全国知名网红打卡地。同时,加大文旅宣传力度。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等载体,加大吉林省避暑休闲、冰雪等资源宣传推广。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网络平台已成为吉林省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反馈渠道。例如长春市政府现已专门成立相关部门,负责对接处理网络上游客的投诉和建议,要求在24小时内给到反馈,旅游暖手宝、旅游专线等,都是听取网友建议进行的细节改进。

难能可贵的是,在打造网红城市的过程中,“红”却不被流量裹挟,成为吉林当地发展文旅产业清醒的共识。相关负责人坦言:“网络流量的所谓‘出圈’,实际上是品牌打造的问题,重点是在线下真正实现品牌价值的转换。网红城市号称几百亿的流量,线下的转化率其实不一定高。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追求的是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网红城市能否长红,仍取决于高品质的文旅产品。网红城市需要的是服务体系的重组,从过去线性的支撑,变为全方位的、社会整体功能的组合来支撑,这才是最终考验我们的问题。”

编辑 李铮

校对 柳宝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