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青年失业率上升引关注,就业市场结构性错配亟待破题

原标题:一季度青年失业率上升引关注,就业市场结构性错配亟待破题

“一季度情况来看,青年失业率还是略有上升的,需要高度关注。”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202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结束时说。这一表述,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冲上当日热搜。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进一步升高的青年失业率背后是人力资源供需两侧的错配。对此,盛来运也谈到,现在需要关注的这一“结构性矛盾”:年轻的劳动力不愿意去一线当工人、不愿意当产业工人,而一线工人年龄越来越大。

4月9日,求职者在联合招聘会现场与招聘方代表沟通交流。当日,2024年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就业协作体联合招聘会暨宏志助航计划促就业洽谈会在黑龙江工商学院松北校区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国各行业的600余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实习)岗位1.8万余个。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就业形势比数据显示更严峻?微观体验在改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月、2月份16—24岁失业率分别为14.6%和15.3%,青年失业率指的就是16—24岁年龄阶段人的失业率。

南都记者关注到,去年4—6月,我国青年失业率超20%,但自去年8月至11月,我国暂停了青年失业率数据的发布,因此这段时间的数据无法对比。仅和去年4—6月的青年失业率相比,1—2月15%左右的青年失业率确实有所降低。

然而,自今年1月份起,国家统计局对统计口径进行调整,大四在校生不再纳入统计范畴。这意味着,在此前统计口径中,即将毕业却仍未找到工作的大四学生有可能被计入失业范畴,而按现统计口径不再计入。从这个方面来讲,现实的青年就业情况可能比数据反映的更为严峻。

此外,对比5%左右的城镇失业率,一季度的青年失业率还是太高了,也未恢复到2019年前的水平,青年就业形势远比以往更需要关注。

去年6月大学毕业的小刘对南都记者说:“当时找工作挺难的,海投100份简历,也就有5个工作机会能进面吧,要不是当时留在了实习的这家公司,我可能都没工作了。”

不过,今年一些毕业生感觉还好,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的几名毕业生均表示已找到工作。据了解,很多公司去年秋招就增加了招聘数量。

4月9日,学生在校园招聘会查看企业招聘需求。当日,青海师范大学举行2024届毕业生春季大型校园招聘会。此次招聘会共有136家用人单位,提供2000多个岗位,吸引求职者前来咨询应聘。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年轻人更偏爱体制内?稳定是被看重的因素

如果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你会选择“体力活”的工作吗?当被问及这一问题时,受访的毕业生均表示:“不会。”

南都记者关注到,如今,能够顺利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对于许多毕业生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难得的幸运。更不乏大批大学生通过考研甚至延迟毕业来应对当前就业形势。实际上,青年人就业困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由于能够找到的工作和他们期望的工作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据了解,一些大型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竞争压力都很大。

对此,原国务院参事、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陈全生表示,很多年轻人辛辛苦苦地上了大学,对就业的期望值比较高,没有心仪的工作供选择,心理落差会非常大。

对于“心仪的工作”,多位毕业生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中谈到,“体制内”的工作比较“香”,但也要看待遇和自身的期待。

今年的毕业生牛争(化名)对南都记者说:“很多毕业生会觉得体制内的工作相对稳定,短期看可能待遇略低一些,但是长远看,尤其是退休后待遇更有保障。另外,就是社会观念,家里人会觉得体制内的工作更体面。”

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张睿则表示,“体制内”不仅可以解决户口和短期住房问题,而且生活有一定保障,相对来说更稳定一些。但对于单位和工作岗位相对基层、发展前景有限的,身边大部分人并不会选择。所以,还是有不少同学选择了薪资相对较高的私企。

3月30日,求职者在用人单位招聘展台前咨询。当日,“第十二届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暨2024年北京市大型春季现场招聘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据了解,本届招聘会共有来自京津冀三地的企事业单位2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近7000个,为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供需精准对接平台。 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民企为何招工难?生存问题亟待解决

就业的结构性错配之下,一面是年轻人难以找到心仪的工作,一面是民企招工难。

一家民企的负责人徐赵鸿告诉南都记者:“我们很难招到优秀的人才,即使开出的工资比体制内单位的工资高。”

这与上个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生纷纷辞去政府的工作机会“下海”,进入私企、外企或合资企业就业,或者创办自己的公司的就业观形成强烈反差。

为何出现这样的变化?陈全生分析认为,这与当前民营经济整体发展形势有关。南都记者关注到,前几年,很多民营企业经历了寒冬,在艰难困苦中拼搏、只求“活下来”,一些企业甚至因自身管理疏漏、舆论压力、外部环境等原因黯然离场。

从就业岗位的供给侧来看,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原主席庄聪生介绍道,现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只占全部就业岗位的12%左右(外资企业就业岗位约占5%),83%以上的人都要到民营经济领域就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主体每年平均增长1000万户以上,其中,99%以上都是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正是这些新增市场主体和其他民营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这10年才能每年解决1200万左右的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确保城镇失业率始终保持在5%左右。”庄聪生认为,接下来,解决青年人的就业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靠民营经济这一就业的主渠道来吸纳消化。

因此,多位专家学者呼吁,应切实保护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让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有竞争力有吸引力的岗位,将是解决青年人就业难的“良药”。

南都记者关注到,在国新办发布会现场,盛来运也公开表示,解决青年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还需要人力资源的供求适配而不是错配。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