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码成“伪码”,背后是失守的监管防线

原标题:防伪码成“伪码”,背后是失守的监管防线

贴了防伪码,产品就是真的吗?恐怕未必。

据央视网3月28日报道,近日,有消费者反映,购买商品后遭遇虚假防伪码和“自制”防伪查询网站,联系官方渠道查询才让虚假防伪码现出原形。记者调查发现,防伪码和查询系统都可以花钱购买,甚至能量身定做。

为了确保买到正品,很多人会特意选购带防伪码的商品。然而,扫码结果显示为“正品”,联系官方查询告知是假货,精心设计的套路让人防不胜防。不禁想问,用以对付假货的防伪码,怎么就成了假货的护身符?假防伪码为何能“活起来”呢?

商品可以造假,防伪码同样也能。贴上虚假的二维码,商品看上去更像“正品”,就算有人较真比对,再附上一个自制的防伪查询网站,“做戏做全套”,便足以让不少消费者落入圈套。

商家打出的防伪码示例,两个“国”字头防伪查询机构仅差一字(图源:央视网)

事实上,防伪码及查询系统的设计、生产、搭建早已是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一些平台渠道中,以“防伪码”相关词汇检索,很快就能弹出各类提供服务的商家,几分钟定制一枚防伪码,还可免费使用防伪查询网站和“400”电话。即便是冠以“中国”“全国”名号的查询系统,很多也是由商业公司运作管理,并不具备可靠、权威的资质。

在利益驱动下,许多防伪码已失去“防伪”内核。诚然,通过仔细比对防伪码与厂家记录,或许能够识别出商品的真伪,但这往往要求消费者足够细心谨慎,具备较强的维权意识。因此,不能将甄别真假的责任完全推给消费者。

归根结底,防伪码造假是监管责任的失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要求,防伪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在承接防伪技术产品生产任务时,必须查验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包括营业执照、权威机构的检验合格报告、商标持有证明与质量标志认定证明等。让防伪码本身经得起查,有关部门要守好最根本的防线。

为防伪码“防伪”,也离不开多方合力。除监管外,防伪码企业要明晰法律责任,不助长假冒伪劣,更不能知法犯法侵害他人权益;商家要清楚,在产品标签上动脑筋,而不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终归是一种短视行为;消费者则应擦亮眼睛,保持警惕,多渠道查验商品真伪,避免上当受骗。“假的真不了”,既是防伪码的作用,也是其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

防伪码因市场而生,“不防伪”则会冲击市场诚信,唯有将其置于更加严格监管下,才不至于沦为制假售假的幌子和工具。对于这种特殊产品,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技术,完善规则,兜住真实底线。

来源:正观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